众所周知,康熙帝是乾隆帝的祖父,不过康熙帝子嗣众多,他的一位儿子比乾隆帝还要小几岁。本文的主角就是康熙帝的这位幼子,别看他年纪小,生母的身份也不高,但却深受康熙帝、雍正帝、乾隆帝的喜爱,历经三朝,备受荣宠。那么,康熙帝这位最小的儿子到底是谁,又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呢?
一、二十四子
康熙帝共有三十五个儿子,不过有十一位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,因此没有序齿,这样算来参与排行的有二十四位。而本文的主角就是康熙帝最小的儿子,即二十四阿哥胤祕。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五月,已经六十三岁的康熙帝老来得子,庶妃陈氏为他生下了皇二十四子,后按照皇室命名规则,取名为胤祕。
胤祕的生母陈氏应该是个汉家女子,其父名叫陈岐山,身份并不算高贵。陈氏在宫中的地位也不高,在康熙朝居然是个没有品级的庶妃,雍正帝即位后晋封为贵人,死后才被追封为嫔。不过,康熙帝还是非常喜欢这个幼子的,经常将他放在自己的身边,就像雍正帝所说的那样,“(胤祕)素为皇考之所钟爱”。
二、成为亲王
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十一月,康熙帝病死,他的第四子胤禛继承皇位,即雍正帝。此时的胤祕只有七岁,虽然是新皇帝的弟弟,但比雍正帝的第四子弘历还要小五岁。因此,雍正帝仍然让胤祕住在宫中,并让他与自己的皇子们一起学习生活。雍正四年(1726年),允祕(为避讳雍正,改胤为允)的生母陈氏病死。
允祕虽然没爹没娘,但在皇兄以及皇侄的照顾下逐渐长大成人,雍正帝开始给允祕安排一些工作,比如在雍正九年(1731年),他就奉命前往太庙举行祭祀活动。两年后,雍正帝对允祕的表现非常满意,就下旨给宗人府,“数年以来,在宫中读书,学识亦渐增长,朕心嘉悦,著封亲王”,其实允祕学习并不刻苦,但还是被封为諴亲王。
三、备受荣宠
有人可能觉得允祕是康熙帝的儿子,封个亲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其实不然,康熙帝的儿子很多,但并不是都封为亲王,特别是在雍正帝统治期间,与诸兄弟的关系十分紧张,有些被封为郡王,有些甚至只是贝勒。与允祕同时受封的还有他的两个侄子,即弘历、弘昼,可见雍正帝对允祕的宠爱,与自己的儿子是一样的。
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雍正帝病死,乾隆帝继承皇位,直到此时允祕才离开皇宫,到新分配的王府中居住。与此同时,乾隆帝还给小叔叔安排两位翰林院的官员进行辅导。之后,允祕管理过御书处、宗人府、玉牒馆,还担任过镶白旗蒙古都统、正白旗满洲都统等职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十月,允祕病死,终年五十八岁,乾隆帝赐予“恪”的谥号。
惠融配资-惠融配资官网-股市场外配资-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